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教育社會學
SOCIOLOGY OF EDUCATION 
開課學期
95-1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 
授課教師
薛承泰 
課號
EduTch5103 
課程識別碼
P01 U008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新聞203 
備註
教育基礎課程。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教育社會學
授課教師: 薛承泰 教授

E-mail:Hsueh@ccms.ntu.edu.tw
Website:home.pchome.com.tw/education/jhsueh

授課大綱
「為什麼要教育改革?這是最基本的問題,卻也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。大家談起台灣的教育.馬上想起來的像是:小孩子放學以後還拖著一個大書包去補習;家裡有個國中學生,全家跟著神經緊張,家人作息也都要配合孩子的上學和補習時間而定;甚至我們成年人,到現在都可能想起來小時候考壞了挨打的事,或者作夢夢見聯考。我們談教改,不必從什麼教育的大道理談起;光是看『上學使得這麼多人不快樂』這一件事,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理由,非要教改不可。」

這是民國84年李遠哲院長在擔任教改會召集人一年之後的談話,這句話聽來簡單,卻是道出了我國教育的特色與弊端。簡單地說,過去在台灣教育過程充滿著競爭,競爭帶來家長與學童的不快樂!可是,經過了六年,教改會也早就結束了,上述這個現象究竟有少改善呢?

從十九世紀中頁開始,教育開始脫離私人、宗教或特權階級所專有,發展公眾教育也就逐漸成為國家的責任;這一百多年來,不僅產生所謂的「受教權」普遍性概念,人民的受教權也列為憲法所保障的「自由權」之一,甚至教育預算也成為人民權益與國家發展的標竿。教育與國家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了,國家與人民如何發展或改革教育?自然就成為社會科學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。

近年來隨著社會開放,校園中興起學生自主與教授治校之類的聲音,而在另一方面校園暴力與脫軌失序事件層出不窮;而教改所戮力於「鬆綁」與「學生為主體」的改革,至目前為止,並沒有顯著改善,甚至較過去呈現「脫序」的現象!雖然教改與脫序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,我們卻不得不去思考,這究竟是朝向民主開放所產生的過渡現象,還是台灣社會力的斲傷與衰敗?還是另一批精英搶奪利益的藉口?或許這是一種虛無式的民主與自由,人們憧憬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而嘗試突破現狀,卻沒有人知道這將會帶領社會到何處?總之,人們似乎傾向於否定過去,但卻不懂得珍惜當下,更對未來徬徨不安!

去幾年來討論教育改革者甚多,這種百花齊放對社會帶來「啟蒙」,但也由於對教育現象與問題之詮釋頗為歧異,民眾反而不知所從。七年前「教改會」臨危授命,以諾貝爾之尊來「挽救」這個「病入膏肓」的教育體制。教改會階段性任務結束了,民間教改團體仍然前仆後繼。而教育部經統整各種意見後,也確實劍及履及提出一連串改革,然而,新一波改革覆蓋了前一波,究竟是政策的急轉彎?還是不同教改聲浪的要求?還是社會變遷的快速使然?也許教改就像是萬箭齊發,管它是否對準了靶心...也許根本就沒有靶心,那麼萬箭將飛向...

經過五位教長推動教改,台灣教改成績如何呢?去年底政府舉行「2001年教育改革與檢討會議」,行政院張院長責成教育部於一周內按結論作出行動方案,並於十個月內擬定教育白皮書,作為日後教育改革的依據。這次「檢討」大概是「教改會」結束後最為盛大的會議。根據媒體所報導,較令人矚目的,大概是廢除高職,國民教育向下延伸,擴大綜合高中與社區化,追求大學研究與教學的卓越等幾項。這幾項「改革」,除了第一項高職「廢除」之語,令人感到有點震撼之外,基本上都是理念上的「共識」,至於該怎麼去落實,恐怕才是日後最需要「共識」之處。

「由於教改的想法「人人有經驗,人人有話說」,可是差別就在於每個人的經驗與說法不是等價的;換句話說,一般老百姓的重要性不如學者專家,學者專家不如少數「教改舵手」。而過去十年來教改的推動,也的確在各吹各調當中找到了一些「共識」,但這些「共識」恐怕是五分「教改舵手」,三分學者專家,兩分小老百姓的一個組合。於是所發展出一套強調學生主體、重視個性與人本化、以學習取代管理,以及保障弱勢的基本價值;這樣的基本價值,成為當下的「教育正確」,雖具有崇高性,卻在實踐過程中,反映出共識的組合比重!

如果說,這些年來教改毫無成就,那是不公平的!至少廢除了牴觸前述基本價值的「聯考」。儘管有不少人認為聯考本身是無辜的,但由於四十餘年來實施聯考的結果,逐漸將學生帶離這些基本價值,聯考自然成為教改的祭品。可是取代聯考的機制,如多元入學方案,至今尚未革除聯考所帶來的弊端,甚至還帶來聯考所沒有的新問題;這就應驗了大家只能對過去問題有共識,卻對未來做法沒把握的說法!很不幸地,學子與家長們就往往成為這些「沒把握」做法的白老鼠。

談到教育的目的,大家都可以說出一串,諸如開發國民潛能、提高人民素質、增進國家競爭力等,這些應該也是「共識」,所以教育機會的擴充與延伸,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政策。其實,教育還有另外一個目的,那就是,教育能夠協助那些先天缺乏資源、處於弱勢的人跳出他們的困境,進而發展他們的人生。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是不一樣的,處在劣勢環境者,不是因為智能不如人,而往往是機會不足,或是不懂得去把握機會,甚至弱勢會在世代間循環下去。簡言之,教育也具有「等化」的功能並降低階級複製的機會,而台灣當前教改重點,恐怕不是前者的教育的擴充與延伸,而應是後者的公平與正義!

階級複製的現象,在資訊社會衝擊下更為明顯,例如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,不論是甄試或申請入學,擁有資訊即增加勝出的可能。今天有許多家長,如果教育程度不高,不僅搞不懂升學方式,想要提供子女資訊更不可能,有時候只好求助於補習班,反而花一筆冤枉錢。除了申請學校時,家庭背景具有關鍵性,到最後一關口試時,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再度抬頭。請問有多少高中生曾有過面對三、五個教授口試的經驗?如果是來自於比較好的家庭,充分的資訊與練習,是其他人所不及的,勝負不就是很清楚了嗎?

此外,我們從客觀的統計數字來看,例如台大的學生被稱為「天之嬌子」,其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懂得努力或是具有較高的天份,一部份是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平均優於同齡者的家庭。此外,從小到大進入所謂「資優班」的孩童當中,也有相當一部份是家庭「資本優厚」而未必是頭腦的「資優」。這些複製現象雖不可能避免,至少在推動教改的過程中,應注意是否會成為脫韁之馬或無意間深化此現象?

很遺憾,這次的「檢討會議」,似乎未見階級複製已隱然成為教改最大的罩門,而仍將重點置於「擴充的迷思」。台灣大學生遲早會超過百分之五十,但這代表什麼?我們對於有熱誠的教改推動者,應給予鼓勵與尊重;但是,筆者更關心,是誰拿走教改的果實?教育改革不能憑一己的理想或經驗,也不能盲目地以先進國家為師,如果沒有對台灣社會、人口與文化的了解來抓住教育問題的癥結,就算有再好的理念,再多的共識,也是難以落實的!」(薛承泰 2001.12.17 聯合報)

研究教育並不是教育學者的專利,它也是社會科學的主要課題之一。一般來說教育有三大研究課題,一為教育與社會國家發展以及其它制度間的關係,這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教育;二為教育的實質內容與方式,也就是談教育行政、教學方法與師生關係,屬於微視面的範圍;三將教育視為一種社會現象,強調教育與社會不平等的關係,包括探討社會族群的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的分配的問題,以及教育與社會階級的關係。換一個角度來說,教育社會學的內涵和教改的作為極為相關,因為教育社會學研究的課題,如其名稱中的「社會」,嚴格來說即是採用「社會學觀點」與「社會科學方法」來探討教育,因此面對教改時「不能憑一己的理想或經驗,也不能盲目地以先進國家為師,如果沒有對台灣社會、人口與文化的了解來抓住教育問題的癥結,就算有再好的理念,再多的共識,也是難以落實的!」。

本課程的設計以教育學程學生為主要對象,上課方式以研讀相關領域中的理論與研究論文為主,同時重視課堂上的討論,以當前教育「亂」象,教改會的建議與研究,以及民間教育改革者的論述為主;希望藉此將學術與現實做某種層次的結合,這是本課程的另一個期待。本學期中將有一次期末考試,一份個人期中報告,一份期末團體資料簡報(包括書面與口頭報告)。口頭報告將從期中分組進行。

參考書

羊憶蓉、林全等 1994 台灣的教育改革。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,前衛。
李錦旭(譯)資本主義美國中的學校教育(原著Bowles and Gintis 1976 Schooling
in Capitalist America)桂冠出版。
林生傳 1996 教育社會學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。
吳康寧 1998 教育社會學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。
陳奎喜 1990 教育社會學研究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陳奎喜主編 1998 現代教育社會學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夏林清主編 1998 教育改革:理念與實踐。應用心理學 第一期 台北:五南。
楊瑩 1994 教育機會均等 --- 教育社會學的探究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劉慧珍(譯)文憑社會: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(原著Randall Collins 1978 The Credential Society)桂冠出版。
Ballantine, Jeanne H. 1997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: A Systematic Analysis. (4th edition) N.J.: Prentice Hall.
Karabel, J. and A.H. Halsey. 1977.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.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 (PIE)
Hurn, Christopher J. 1993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: An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.(3rd edition) Boston: Allyn and Bacon, Inc.(Hurn)
Richardson ed. 1986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. New York: Greenwood Press.

參考文章
Bourdieu, Pierre. 1977. `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.` (PIE:487-510)
Bowles, Samuel. 1977. `Unequal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.` (PIE:137-152)
Bell, Daniel. 1977. `On Meritocracy and Equality.` (PIE:609-634)
Boudon, Raymond 1986. “Education, Social Mobility, and Sociological Theory,” in Richardson ed.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. New York: Greenwood Press.
Bourdieu, Pierre. 1977. `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.` (PIE:487-510)
Bowles, Samuel. 1977. `Unequal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.` (PIE:137-152)
Carnoy, Martin and enry Levin. 1986. `Educational Reform and Class Conflict.` Journal of Education 168:35-46.
Collins, Randall. 1977. “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tion.” (PIE:118-136)
Thurow, Lester C. 1977. `Education and Economic Equality.` (PIE:325-334)

教育資訊網站:http://www.edu.tw/eduinf/data

羊憶蓉
1991 〈教育與國家發展:『台灣經驗』的反省。〉頁133-170,賴澤涵和黃俊傑主編 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。台北: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。
1994 〈教育的權利與義務。〉台灣的教育改革。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,前衛。
1999 「教育」王振寰與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十章。巨流。
章英華、薛承泰、黃毅志
1995 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。教改會委託研究報告。
陳伯璋
1991 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反省與檢討。頁171-203,
陳舜芬
1991 光復後台灣地區高等教育設校政策之探討。頁205-237,
(以上出自賴澤涵和黃俊傑主編 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。台北:
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。)
張清溪
1993 九十年來的台灣學校教育。台灣經濟發展論文 -- 紀念華嚴教授論文集。
黃毅志
1995 〈臺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〉,中國社會學刊,18:243-273。
1998 〈教育階層、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〉,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,28:25-55。
蔡明璋
1986 〈勞力市場、階級與社會流動 - 地位取得模型的批判與檢討〉,《社會學與社會工作》,第8期,頁23-39。
蔡淑鈴
1988 〈社會地位取得: 山地、閩客及外省之比較〉。楊國樞、瞿海源主編,《變遷中的台灣社會: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》,頁1-44。
薛承泰
1996 「多元化的台灣族群關係:一個經驗研究的回顧」,pp.85-118 蔡政文
主編國家發展的大戰略,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。

 

課程目標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